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企业要闻

脑机接口改变人类未来:14所人脑机实验室创新发展纪实丨争做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

来源:     作者:信息发布人员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1年09月29日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     

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科技创新要坚持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”,要求“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、敢打头枕,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、现代产业链的链长”。14所以争做集团改革发展“四个排头兵”要求为指引,坚持“四个面向”战略方向,构建“小核心、大外延”创新平台体系,深度融合创新链、产业链、价值链,戮力增强原创技术策源能力、关键技术创新能力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。

穷理以致其知,反躬以践其实。14所人脑机实验室通过前沿探索和跨界创新,整合生物信号实现大脑与外界环境交互,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建立了联系,为脑机雷达、人机决策、意念控制等创造了无限可能。

面向脑机未来

勇当生物交叉急先锋

2013年,14所科研技术团队开始了雷达生物特征检测技术研究。他们利用电磁波穿透特性,把雷达测距技术应用在生命体征探测中,隔着墙壁监测心跳、呼吸、说话等细微动作。2015年悬丝诊脉仪研制成功,在第二届中国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上获得一等奖,并拓展应用于医疗、地震救灾、反恐安保等领域。

2016年,“脑科学与类脑研究”首次被我国列入国家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。14所第一个脑电波项目应运而生,正式开启了对脑机接口技术的探索。

脑机接口涉及神经科学、计算机技术、人工智能、认知科学、控制科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,是世界最前沿的生物交叉科技。人脑机团队启动了“灵犀手”项目,同步开展脑机接口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。“灵犀手”将人的思想活动抽象成一个信号处理过程,利用生物信号处理算法,借助机械手完成脑部的动作指令,帮助残疾人完成吃饭、喝水等日常动作,在医疗、体能增强、拆弹等方向有重要应用价值。“灵犀手”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,获得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sail奖。技术群立项国家标准一项,递交IEC国际标准一项。

仰望星辰大海  敢做智能科技颠覆者

2018年,“中国脑计划”在北京、上海先后启动,我国成为继美国、欧盟和日本之后,第四个推出脑科学研究计划的国家。同年,14所洞察到科技发展大趋势,依托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,批准成立人脑机实验室,加速推进脑机接口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合,开启了14所脑机接口前沿探索的新发展阶段。

人脑机实验室是一个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年轻团队。他们都怀有星辰大海般的远大梦想,矢志把脑机接口技术推向军事装备领域,形成弯道超车的颠覆性技术群。人脑机团队证明了脑机接口技术在雷达探测领域应用的可行性,颠覆了传统雷达信息处理模式,增强了现有军事装备智能技术,为下一代智能军事装备提供了智能化发展方向。

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成果,人脑机团队成功研制了全脑神经导航系统,填补了神经导航系统的国内空白,脑模型的世界空白;成功研制“人-脑-机”三体智能雷达,实现精确视觉打击,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胸怀人民健康  打造智慧医疗生态圈

2021年,“脑科学与类脑研究”再次被我国列入国家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。同年,14所人脑机实验室独立运行,推行首席研究员负责制等创新特区管理机制,全面构建脑机接口价值网络和产业生态圈,将梦想之光照进现实生活。

人脑机实验室从成立之初就有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”的使命感。一次,人脑机团队在和脑科医院合作过程中,偶然发现一例截肢患者在运动学习时,脑电出现异常连接。在进一步对大量阿尔茨海默症初期患者筛查后发现特异性区域活跃,人脑机团队当即建立学习再认知过程的脑电核磁数据库,运用脑特征采集分析等技术开展阿尔茨海默症筛查和干预研究,实现阿尔茨海默症早期发现准确率超过90%,远超同行业水平,干预方案可以有效延缓老年痴呆5~10年。

人脑机实验室以原创技术策源地、现代产业链链长为目标,围绕失能康复和失智康复两大产业化方向,谋划智慧医疗产业图谱,打造智慧医疗产业联盟,夯实智慧医疗发展基础,让脑机接口、脑控仿生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传统医疗领域,让科研成果惠及人民大众。

通讯员:张向辉

打印  |  关闭